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2013年看完《股市大贏家》後,峰仔就再買了《股市大贏家Ⅱ》,這本書在我書架擱了二年後,最近總算讀完,如同前書,這也是本少見的股市好書,而且還是國人所寫。但不同於前書的,是本書分享了更多的具體操作手法。 不過,作者是股票專職人,習於短線操作股票,但峰仔本身並不喜觀整天盯盤的短線操作。話雖如此,本書在中長線的操作上,仍有許多好的見解與操作手法。舉例來說,作者在書中反覆強調60日線的重要性,但60日線已更偏向中長線的參考,所以我說,書中還是有許多觀念適合中長線投資者閱讀。 峰仔在1998年,當兵退伍後開始買賣股票,早年我也是巴菲特的忠實信仰者,甚至買了他老師葛拉漢的經典著作《葛拉漢論投資》,然而時間久了,發現賠多賺少,甚至買到地雷股《雅新》,從此之後,我慢慢體會到,價值投資在台灣股市會死得很慘。特別當巴菲特被比亞迪套牢後,我更確信價值投資在華人社會玩不轉,主因是不論中國或台灣,股市法規的健全度遠不如美國。 也因此,近年來我慢慢偏向技術派的操作,再搭配上基本面的判斷,方式一改,就開始有了斬獲...

文章來自日上發發發網站。純個人參考用。 我在強勢股原則跟產業動態苦力研究之下,現在四億元可操作資金,投資的就有一百四十檔,不過有五成資金放在前面二十檔,剩下一百二十檔隨時修正替換。由於 每天看一百檔股票,因此我才說我是全心投入,確是苦力型操作。有時候還會夢見隔天股價走勢,這樣,我不去設定大盤指數,我也不去設定何時該買該賣,或是資 金該如何配置,以我的操作原則,不符合強勢股就會被淘汰。 股票其實都是壞股票,因此投資人不應該對股票懷有感情,因為高價股票都是經過本益比灌水,低價股股票則是本身財務有問題居多,因此我不會眷戀。 對我而言,股票都是壞股票,除非他能馬上上漲,對於深具危機意識的我來說,股票是選秀會,一定會有許多更好的投資機會。這是機會成本的問題,只要是發現有更好的機會值得你該放棄現在的持股,即使被套到,也應該捨棄。 突破加碼、跌破減碼 我也會用「機會成本」觀念去破除「成本觀念」的迷思,多頭行情每天都是開平走高,我習慣早盤買進看漲的股票。在資金有限之下,我收盤前一定要賣出手上表現欠佳的股票,我不會去在乎賣出股票是賺錢還是虧損。...

高職學歷卻成身價十億期貨天王    張松允一天賠三億 面不改色 文章出處:商業周刊 文●胡采蘋 攝影●翁挺耀  「30歲時,我就在股市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億!」   12月14日,台北股市上下震盪達300多點,坐在元富證券某營業大廳的業務協理張松允馬不停蹄地應付著聲聲情急的委託,在交投熱絡的氛圍中,張松允悄然地破了自己的紀錄,身為營業員的他,那天在台股的接單量高達4億元。  為什麼祇跟自己做比較?理由很簡單,因為很少人敢跟他比。一般說來,證券營業員一天的接單量能破億,即可羨煞同行,被列為「超」字輩了,而今年12月以來,張松允每日的接單量卻很少不破億,僅僅半個月的時間,累積的接單量已超過25億元。 在軍旅中啟蒙了股市生涯  而張松允令人折服的並不在證券,而是期貨。因為他是業界第一,今年以來光他一個人的接單量就高達十幾萬口,是該公司第二名的10倍多,足足占了全台灣期貨市場1%的量,「很多期貨商全公司的量還比我一個人的少。」張松允平淡地描述著自己的成就。是的,他就是業界眾所周知的「超級營業員」。  ...

標籤

總網頁瀏覽量

76,406

Translate

Popular Posts

Blog Archive